
药品是用于预防、治疗、诊断疾病的特殊物质,药品要符合质量标准才能销售的,假药、劣药是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药品,所以不能销售。销售假药会构成犯罪,那么卖假药公司的员工如何判?武汉刑事律师小编整理相关知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一、销售假药的公司员工如何得到判决
如果公司销售假药,如何对员工量刑,要看员工在销售假药中的作用和销售假药的情节。如果员工不知道,他们不会承担刑事责任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
第三十条公司、企业、事业单位、机关、团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,依照法律规定属于单位犯罪的,应当负刑事责任。
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处罚。本法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。
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、销售假药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罚金;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;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、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用药单位的人员明知是假药而向他人提供的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二。生产、销售假药罪的构成要件
1、犯罪的主要要件
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,是假药的生产者和销售者。即生产者制造、加工、收集、收藏毒品,销售者是毒品的有偿提供者。
2.犯罪的主观方面。
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,通常是为了利益。当然,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是否以营利为目的,并不影响本罪的成立。
人的主观故意是在生产领域制造假药,即认识到假药足以危害人体健康,对其持希望或放任的态度;在销售领域,要有明知是假药而销售,而不知道是假药的心理状态,不构成销售假药罪。
3.犯罪的客观要件。
犯罪客体是复杂客体,既侵害了国家的药品管理制度,又侵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健康权。
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药品管理法规,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,以保证药品质量,提高药品疗效,保障药品安全。生产、销售假药构成对国家药品管理制度的违反,同时危害公众健康。
4.犯罪的客观方面。
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生产者、销售者违反国家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,生产、销售假药。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主要是指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》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》、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以及为实施本法而制定的其他法律法规。上述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药品生产、经营、管理的内容,如药品成分、药品标准、药品生产工艺规程、药品经营条件、药品监管等。
根据以上分析,根据《刑法》规定,公司销售假药构成犯罪的,属于单位犯罪。对公司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,如何量刑,要看当事人在案件中的作用和犯罪情节。如需法律帮助,读者可咨询武汉刑事律师。